找到相关内容14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非行非坐三昧之教育论

    佳。稳坐不动是修身,心不起杂念是安心。将心“系鼻端”,如能数息(出入息)一至十故清净一念,也就很容易稳坐如山,身如典石了。这只是方便初学习者的试尝试尝。若真的修“坐三昧”(那就久坐不起,乃至非大觉大悟誓不起坐,日夜如是稳坐,也名为‘不倒单’,是于夜间也不倒在床睡),那不是这繁忙社会中的人士可修习的。就是寺院中的僧侣仍有道务、教务缘务等职事在身,也不易修久坐不起的“坐三昧”。 因此“半行半坐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0656454.html
  • 六妙门禅法

      (1)安座位:上座之前,先将座处调整安稳,使久坐之后,不致产生不适之感。   (2)松腰带:手表、眼镜、腰带等一切束缚身体的对象,皆须松开,使身完全松弛,才不妨碍血液循环。   (3)垫臀部:无论...出入不细。正常人平常的呼吸即如是,每分中大约十五至二十次的呼吸。(不宜久坐)   4、息相:没有声音、亦不结滞不粗急,出入绵绵、若有若无、气定神闲、心情愉快。(最宜坐禅)   风喘气三种现象,都是气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75652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(节录)

    称谓“禅杖”。后世改用木板,作成剑形,叫做“香板”。 俗话说:“久坐必有禅”,这也不是绝无道理的。到了两宋以后,许多大儒,都向往禅堂规模和教育方法,抽梁换柱,便变成儒家理学家们的静坐、讲学、笃行、实践...

    南怀瑾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0844405.html
  • 能海上师论禅法集粹

    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乃是为了纠正寻章摘句之弊端,并非不教人修习禅定,他久坐山洞,面壁默然,此又难道是功德已唐捐了吗!  老上师实不忍心禅法流于弊端,又岂是专心难为诸禅子,如他见有塑像者只刻一佛头,而无...

    陈士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546526.html
  • 佛教中的坐禅技术与机理

    圆觉经》又曰:“对境于心,八风不能动”。《禅机论第十二》指出:“佛道性命喻龙虎,龙虎喻动静,动静喻禅机”。《昭德新编》云:“水静极形象明,心静极则智慧生”。小乘佛教说:“久坐必有禅”。《大智度论》曰: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4646791.html
  • 武术禅源流考

    手段皆禅之方便,既然插花、饮茶能体验禅,习武自然也不例外。更何况参禅者久坐之后,腿脚会麻木不灵,又由于参禅没有好的身体会障碍其成就速度,故须修拳法以活动筋骨,增强体质,以好的身体好的心情去参禅。武术也...

    陈士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850786.html
  • 佛教与舞蹈

    、“定慧双修”的真理,于此显露无遗。  三、佛教藉舞蹈来表达鼓舞勉励的心意:大乘佛教富含人间性格,甚至以歌舞来作为鼓励的方式。例如《法华经》中,大通智胜王佛久坐道场,断除烦恼,但佛法不现在前,诸天龙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5051225.html
  • 参 话 头

    ,不再参究。否则,易得禅病,或至呕血,或至发狂。必使身安神爽,直参疑下去,忽然话头提亦提不起,疑情说有似无,说无似有,身止不动,六根无用,只有一些子管带。参如不参,放亦放不下,忽尔心身如忘,久坐不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758938.html
  • 禅学院教学程式初探

    自觉毫无得力,就又去寻求另一妙法,如密宗、道家中的健身、长寿法等,以求保身延寿了。  三、一味地教授苦坐苦修、著意练心,死参一句话头,提倡「久坐必有禅」。於是造成习禅者的心情压抑,精神苦闷,或者被压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2662436.html
  • 谈情说爱也是佛法的正法吗?

    的后遗症。又有一位青年人在某山修行,他久坐蒲圆上,使他的身体瘫痪现象,就是说这工业时代的环境变动不适应他,这也是躲避(离一切诸相)修持结果的浚遗症。一切“戒”条,郡是限制人性的发展,这也违反天然性。...

    李一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0165893.html